本周为大家带来的文献为发表于J Cell Physiol (IF: 5.6)的” Analysis of carcinogenic signaling networks in endometrial cancer identifies RAB17 as a potential target”。本文使用了LabEx提供的MSD检测服务。
子宫内膜癌是绝经后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研究表明,肥胖和衰老会导致发病率增加。化疗是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主要方法之一。近期研究也发现了一些具有潜力的治疗靶点,但他们还没有被用于治疗,因此需要进一步调查潜在致病机制和新型靶点。在先前的研究中,研究者已经发现并假设RAB17是一个潜在的靶标基因。该研究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集和两个基因表达总库数据集进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以确定与子宫内膜癌组织学分级相关的重要基因。此外,研究者还对这三个数据集进行了基因集富集分析,发现异常激活的信号通路和代谢通路是子宫内膜癌的主要生物学行为。还进一步使用不同的算法,将 RAB17 基因确定为潜在的研究对象。最后,证明了 RAB17 基因在子宫内膜癌的细胞周期、增殖和转移中的重要作用和机制。通过反复的数据库分析和细胞水平检测,研究者建议将 RAB17 作为子宫内膜癌的潜在靶基因进行进一步研究。
LabEx提供的MSD检测服务:
重要发现:
-
RAB17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
- 研究表明,RAB17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邻近正常组织。
-
RAB17在细胞周期、增殖和转移中的作用:
- RAB17通过调控CDK1、P21、DP1和E2F1的表达来影响细胞周期。
- RAB17促进AKT和mTOR的磷酸化,进而促进子宫内膜癌细胞的增殖。
- RAB17通过调控EMT(上皮-间质转化)和Wnt信号通路,促进子宫内膜癌细胞的转移。
-
RAB17的敲低实验结果:
- 敲低RAB17显著抑制了子宫内膜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增殖和迁移能力。
- 敲低RAB17导致细胞周期的S期缩短,G1和G2期延长,显示出细胞生长受限。
-
临床病理相关性:
- RAB17的高表达与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及较短的总体生存期呈正相关。
-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PI)分析:
- RAB17被识别为蓝模块中的枢纽基因,可能涉及多个信号通路,包括Wnt信号通路和癌症信号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