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tinct tumor microenvironments of lytic and blastic bone metastases in prostate cancer patients.
期刊: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 IF:10.3 DOI:10.1186/s40425-019-0753-3
本研究通过深入分析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两种主要类型——溶骨性和成骨性病变,揭示了它们在肿瘤微环境中的不同免疫细胞群和信号通路。我们发现成骨性病变中免疫细胞富含pSTAT3和JAK-STAT通路成分,而溶骨性病变中则显示出pAKT活性和PI3K-AKT通路的富集。这一发现不仅丰富了我们对前列腺癌骨转移异质性的认识,也为未来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分子靶点。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成骨性前列腺癌中,免疫检查点如PD-L1、B7-H4、OX40L和IDO-1的富集为这类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向。利用生物活检技术,我们能够基于蛋白质水平和RNA表达来指导患者进行更为精确的治疗选择。这表明分子病理学不仅能够补充对原发肿瘤的诊断、治疗和管理,也能够成功扩展到转移性病变的患者。
文章研究思路:
文章作者采用了DSP空间多组学技术,对26位前列腺癌转移肿瘤患者的16种不同转移部位的53个病灶进行了空间转录组和蛋白组的定量检测。通过DSP技术的应用,我们发现患者间、肿瘤间以及肿瘤内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异质性,其中患者间的异质性最为显著。利用DSP空间蛋白组学技术,我们进一步解析了转移性前列腺癌(mPC)的免疫微环境,并评估了多个免疫检查点靶点的表达。我们发现,尽管大多数转移灶中PD1、PD-L1和CTLA4的表达缺失,但B7-H3/CD276这一免疫检查点蛋白在具有高AR活性的mPC中高度表达,为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潜在靶点。
此外,研究还证明了DSP技术在准确分类肿瘤表型、评估肿瘤异质性和识别涉及转移免疫组成的肿瘤生物学方面的实用性。这些发现对于未来针对性治疗的发展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乐备实作为生物标志物发现专家,可提供DSP空间多组学技术服务,致力于提供精准的科研服务,帮助研究者和医疗专业人员深入解析肿瘤微环境,发现并验证新的治疗靶点。我们的服务包括但不限于:
1、利用DSP技术进行空间转录组和蛋白组定量检测
2、深入分析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群和信号通路
3、评估免疫检查点靶点的表达,为免疫治疗提供潜在靶点